温传
温度传感器,红外机芯在需要做测温功能时,内部需要集成一个精度比较高的温度传感器,测量机芯的温度。在温度标定的过程中,会参考这个温度传感器,对于测温机芯,该传感器非常的重要。
非均匀性校正、坏点、坏线
一个面阵的探测器,会分布很多个像元,每个像元对于目标温度的响应率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做非均匀性。
如果某个像元的响应不灵敏,或者过于灵敏,这种像元,我们成为坏点(盲元),如果探测器上面有一条都是坏点,那么我们把这一条成为坏线。
我们可以通过算法对探测器的这种非均匀性进行校正,这种算法就称为非均匀性校正。
调光算法
探测器每个像元的响应,通过数字化以后,深度为14bit,范围是0~16383,而可以显示的灰度图像的深度为8bit,显示只有0~255,把0~16383映射到0~255的过程,我们称为调光算法。
常规调光算法有线性映射、直方图均衡、线性+直方图均衡这三种。
图像融合算法
每一种成像方式根据其原理,都有自身的特点,融合算法就是把不同的光谱成像仪器采集到的图像,融合成一幅图像的算法,这种算法会保留两种不同仪器的成像特性,因此融合出来的图像细节会更加丰富。
一般的双光融合指的是可见光+热成像的方式,可见光有丰富的轮廓细节,红外有关于热量梯度的细节,两者融合起来,图像信息量增加很多,方便使用者发现和解决问题。
增强算法
增强算法也叫做数字细节增强(DDE),通过算法的形式,把比较微弱的差异,进行增强,便于人眼观察。
伪彩、调色板(色带)
不是现实存在的彩色,即为伪彩色,红外热成像所依托的波段是8~14um,390nm~780nm,因此红外热图并不存在彩色的属性。早期的红外热像仪基本都是把红外热图映射到0~255的灰度图上,用黑白图像来展示热图。随着热像仪的逐渐普及,且当今天的显示设备都具备彩色显示功能,甚至彩色的显示效果比黑白图像的效果更好,因此,后来工程师为了迎合一些工业现场的要求,用起一些鲜艳的颜色组合成0~255色,这种组合的颜色可以是渐变,也可以不是渐变,逐渐衍生出铁红、彩虹、北极、熔岩、等不同形态的调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