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红外线】
红外线的英文名是由Infra + red 组成,前缀infra 意为意为“低于,在…下”之意。它是频率比红光低,波长 ( 0.76至1,000 微米之间) 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有时也称为红外热辐射。根据其波长的不同,还可细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关,温度越高,红外线能量就越大。
【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其原理就是红外传感器接收被测目标所发出的红外辐射,再由信号处理系统转变成为视频热图像的一种技术。它将物体的热分布转化为可视图像,并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从而得到被测目标的温度分布场。简单来说,红外图像转换成可见图像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利用对红外辐射敏感的红外探测器把红外辐射转变为微弱电信号,该信号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红外辐射的强弱;第二步是利用后续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从而清晰地采集到目标物体温度分布情况;第三步是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上述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子视频信号,电视显像系统将反映目标红外辐射分布的电子视频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得到可见图像。
【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光学成像物镜和红外探测器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通过光电信号转换和处理使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与图像相对应。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红外热像科技产品在军民两方面都有应用,最开始起源于军用,如单兵夜战及导弹、军舰、装甲车等军械设备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honeywell公司研发成功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后,加快了红外热像仪产品的应用,逐渐转为民用。如用于研发或工业检测与设备维护中,在防火、夜视以及安防中也有广泛应用。
国内对红外设备的研发比较晚,长期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只能通过法国的SOFRADIR公司及子公司ULS进口。2013年以前,国内企业只能进口关键零部件组装,有的公司80%的采购额是用来从法国进口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2013年以后,美国公司的相关专利陆续到期,国内企业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热像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民用领域,红外热成像仪行业已充分实现市场化竞争,各企业面向市场自由竞争。随着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红外热成像仪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民用市场保持着很快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要远大于军用领域。红外热成像仪在民用市场消费额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产品成本下降带来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红外热成像仪在冶金、石化、电力、交通、建筑、执法、消防、车载等行业应用的推广,国际民用红外热成像仪行业将迎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期。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